中國周刊

榕樹貸款:技術驅動細分用戶 促進金融有效供給

2019-07-08 3:49:22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取得一定進展:第一,積極構建了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金融機構體系;第二,加強了金融的有效供給,不斷優(yōu)化融資結構;第三,要創(chuàng)新和豐富金融產品體系,來滿足多樣化的金融需求?!苯?,銀保監(jiān)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成效。

早在2015年11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次提出,先是煤炭、鋼鐵等行業(yè)去產能、調結構,歷經改革的深入,金融領域成為了2019年供給側改革的主旋律。

提供有效供給是難題

對于金融機構體系的建立,目前我國基本形成了商業(yè)性、開發(fā)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共同發(fā)展的格局,為實體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銀行保險機構的鄉(xiāng)鎮(zhèn)機構覆蓋率已經超過了95%。而建立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金融服務體系也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

  銀保監(jiān)會副主席周亮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金融領域的體現就是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和多層次的問題,為了配合這種需求,我們如何提供有效供給是一大難題。當前,銀行業(yè)從信貸的余額上來講已經達到了150萬億元,上半年新增貸款增速也是不低的,但是在結構問題上,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

我國的金融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間接融資占比高、直接融資占比低,資本市場對實體部門投融資發(fā)揮的作用小;二是間接融資過多依賴房地產抵押品和政府信任的擔保,融資更多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國企和房地產相關領域。由此導致實體部門尤其是民企、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金融的供給和需求端還存在一些錯配的問題。中小企業(yè)對經濟的貢獻很大,但它們能獲得的金融資源卻不足,因此需要進行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立足實體經濟需求

金融供給側改革,并不是單純地從供給側入手,而是立足于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需求,優(yōu)化調整金融體系結構,促進金融資源有效配置和經濟結構調整,提升金融供給的質量和效率,實現金融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

我國銀行業(yè)的規(guī)模和實力都已經足夠大,但是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尚未建立。金融供給主體,特別是中小金融機構不足,小微、“三農”、綠色等金融服務短板還有待補齊。與此同時,金融對新經濟的發(fā)展支持不夠,對“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科創(chuàng)型企業(yè)支持不夠。

業(yè)內人士表示,在我國金融業(yè)深度和廣度發(fā)展的過程中,信用不足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隨著金融市場的深入發(fā)展、金融創(chuàng)新不斷推進、金融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這個制約更顯突出。其中,由于信用體系發(fā)展不完善,金融機構無法識別合適的服務對象,或者不能正確地進行服務、產品定價,由此會導致服務缺失,或者需要依靠較高定價實現對風險的補償。

細分用戶 提升風險定價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提升金融市場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

榕樹貸款表示,金融科技公司運用技術優(yōu)勢,深度解讀用戶數據,可給出用戶相對客觀的信用評價。金融科技公司與金融機構合作,能有效改善金融市場風險定價能力。

榕樹貸款是榕樹平臺打造的一款連接個人和金融機構的金融信息匯聚平臺。目前,可為個人用戶提供包括借款信息等一系列精準、便捷的線上金融服務。

推薦借款產品之前,榕樹貸款運用自身深厚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對客群進行預先信用評級,立體式定位他們的消費能力和貸償能力,然后對符合不同金融產品風控要求的用戶,精準匹配合適他們的金融產品。

也就是說,用戶提交需求以后,榕樹貸款就已經根據其申請資料進行提前畫像,全面評估該用戶的違約概率,給出不同的風險定價和預授信。風控足夠好,才能降低機構風險,保證在盡可能普惠大眾的同時,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從C端個人用戶看,榕樹貸款極大地提升中低收入人群、“三農”與小微企業(yè)的金融服務可獲得性。從B端供給側看,榕樹貸款能夠極大地提升金融機構的信貸匹配效率,讓資金高效對接給需要的客群。

“我們會把金融機構產品定向推給符合其風險水平的人群,等于幫助金融機構做了用戶篩選,進而提高了金融的有效供給。”榕樹貸款表示。目前,與榕樹平臺合作的機構包括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大型互聯網公司等,已與500家機構達成了合作。


來源:中訊財經網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楊文博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