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14:28:17 來源:新華網
距離積石山6.2級地震發(fā)生已經超過40小時,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震后遭遇砂涌的草灘村、金田村仍有人員被埋失聯(lián),牽動人心。記者深入兩個村采訪發(fā)現(xiàn),救援工作仍在繼續(xù),安置帳篷熱氣升騰,人們緊張、焦慮的心逐步穩(wěn)定。
12月19日凌晨,積石山6.2級地震引發(fā)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中川鄉(xiāng)草灘村、金田村兩地發(fā)生砂涌。突如其來的泥沙將道路掩埋,部分民房或倒塌,或“淹沒”在泥沙之下,20人失聯(lián)。
距離災情發(fā)生已經超過40小時。截至20日16時,仍有13人失聯(lián),救援工作始終沒有停止。
12月20日,救援機械和人員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xiāng)金田村作業(y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占軼 攝
轟鳴的挖掘機聲不絕于耳。
“家屬還在等,我們不能停?!眹蚁谰仍智嗪C動隊伍副組長王律說,157名救援隊員19日凌晨兩點多便趕到金田村,肩背鍬挖,輪番作業(yè),大家都累壞了,但誰也沒想過停下?!凹覍倬驼驹谀莾旱戎仍褪撬麄兊南M?。”
據(jù)王律介紹,他們的工作作業(yè)面,下方有數(shù)名人員被埋。從最開始只能靠人工挖掘,到如今大型挖掘機清出通道進場,挖掘速度大大加快?!白蛞挂恢备傻搅璩磕嗌潮粌鲎?,今天一早又開始工作,估計還要干到凌晨?!?/span>
在草灘村,海東市消防救援支隊綜合指導科科長黃世璞步履匆匆走向救援現(xiàn)場,他們這支118人的救援隊伍在這里作業(yè)也已經接近40小時。面對記者的采訪,他說:“這里應該還有人被埋在泥沙里,還得抓緊挖。”
對生命的敬畏,是這個寒冬災區(qū)里最溫暖的一幕。
20日,記者來到位于中川鄉(xiāng)草灘村美一小學的臨時安置點?!凹佑筒轂┐濉薄凹佑徒鹛锎濉薄诮虒W樓一間教室內,黑板上這幾個字溫暖著所有人。
12月20日,這是在民和縣中川鄉(xiāng)美一小學教學樓一間教室內拍攝的“加油草灘村”“加油金田村”字樣。新華社記者 李寧 攝
這是草灘村一名13歲小女孩祁妍婷寫的。災后,她和弟弟、母親、父親及其他親人一起住在這間臨時安置點。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后,小女孩逐漸走出地震之初的恐懼。記者進入教室時,小女孩正在和小朋友玩耍。
中午時分,54歲的村民何永偉一手拿著饃饃,一手捧著用白菜、粉條、羊肉做的“熬飯”?!耙蝗杖投加斜U?,住得也暖和?!焙斡纻フf。
在何永偉身后是一排安置帳篷,走進時感到一股暖流。
“真的挺暖和,住著心里踏實?!?9歲的草灘村村民祁生玉邊說邊帶記者走進他居住的帳篷,里面爐火正旺,爐子上面水壺傳來“噗嚕、噗?!钡捻懧?,爐邊上放著他泡好的茶水。圍在火爐旁鄰里鄰居們嘮著家常。
回憶起地震時的場景,祁生玉雙眉緊蹙,“房子震得咚咚響,我們不敢回去,在屋外凍得發(fā)抖?!逼钌翊炅舜晔郑靶液谜⒘税仓命c,搭帳篷、安火爐,讓我們睡了一個暖和覺。”
12月20日,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xiāng)金田村救援現(xiàn)場,民和縣一家拉面店為群眾和現(xiàn)場工作人員提供免費拉面。新華社記者 李占軼 攝
帳篷外面,方便面、牛奶、礦泉水等救災物資已經堆成“小山”,隨時供給有需要的村民,一旁還有幾個可移動供暖設備。院子的一角,一家拉面館將攤位搬了進來,切菜的案板發(fā)出當當?shù)捻懧?,煮面的大鍋升騰著香噴噴的熱氣,后面一張條幅寫著免費拉面供應點。
這爐火讓人溫暖,讓人心安。(記者陳凱、汪偉、李寧、王浡)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