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刊

【尋夢黃河】三校聯合,青年學子探訪三交紅色圣地

2024-07-22 16:49:52 作者:秦貝貝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紅色文化資源運用等重要論述,推動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有機融合,山西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和山西財經大學三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合作組成的“重走紅軍東征之路—紅色革命文物暑期實踐團”,聯合開展了一次紅色文化之旅。

(一)踏尋先輩足跡,感受歷史溫度

圖片5.png

2024年7月11日上午,帶著一份瞻仰之情,懷著一顆崇敬之心,團隊一行人攜手走進柳林縣三交鎮(zhèn),從參觀劉志丹將軍紀念亭與雕像、到紅軍東征紀念館聆聽壯闊的東征詩篇,再到坪上渡口追尋紅軍東征不畏艱難的記憶,每一站都讓隊員的心靈深感觸動,每一步都踏出了對革命歷史的敬畏。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黃河大合唱和集體合影活動,重溫革命先輩的光輝歷程,深化了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傳承。

(二)歷史鏡鑒照亮現實,思想在實踐中得以升華

活動伊始,學生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踏入劉志丹紀念館。每一幅畫像、每一個物件,都仿佛在訴說著紅軍東征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置身其中,可以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輩理想與信念,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新中國的基礎,那份堅定與無畏,令人肅然起敬。學子們認真聆聽,用心感受,仿佛與歷史進行了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

圖片12.jpg



(三)讓革命文物持續(xù)閃耀歷史光輝

革命文物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著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講好紅色理想信念的故事,才能讓革命文物煥發(fā)恒久光彩。“重走紅軍東征之路”紅色革命文物暑期實踐團成員們依托柳林縣三交鎮(zhèn)紅軍東征紀念館場館文物進行思政微課錄制,站在鏡頭前,學子用青春洋溢的聲音,配合紀念館內豐富的歷史文物和珍貴照片,緩緩講述著過去的崢嶸歲月,深入挖掘革命故事背后的精神內涵,借助視頻對革命精神進行傳承和弘揚。


圖片7.png

圖片8.png

(四)黃河之畔,三校學子共繪紅色記憶

隨后,學子們來到了壯闊的黃河之畔,面對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他們用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先輩的敬仰?!叭f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等詞句鏗鏘有力,回蕩在空中。浩浩黃河水,悠悠歲月長,大合唱結束后,三校學生在黃河邊留下了珍貴的集體合影,定格下了這一難忘的瞬間。深刻體會蘊含其中的不屈不撓的革命意志和民族擔當精神永放光芒,重溫革命先輩的光輝歷程。

圖片9.png

圖片10.png

(五)青年之聲,自我覺醒

站在這片曾經灑滿熱血的土地上,仿佛能夠聽到歷史的回音,每一塊石頭、每一寸土地都見證了那段崢嶸歲月,提醒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像劉志丹這樣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應當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前輩的遺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這份感悟,將伴隨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成為指引我前行的一束光。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