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刊

新時代快遞員圖鑒:德邦快遞告訴你什么是全員“All力給”

2020-08-22 23:22:23 來源:中國周刊 作者:魯艷秋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見到快遞員,但如果回憶起來,又覺得他們的模樣大都有些模糊。這是因為,我們常常用“快遞員”三個字就定義了他們的全部,但其實世界上并沒有一個叫“快遞員”的人,而是一個個跟你我一樣的人,選擇成為一名快遞員。

8月21日,德邦快遞在杭州召開了主題為“快遞員 ALL力給”的快遞員大會,從業(yè)務能力、崗位晉升、個人才藝和社會責任感等多個維度展現(xiàn)了新時代快遞員對形象。

德邦快遞員孫品德在大會上發(fā)表了題為《我們是什么樣的人》的演講,用最懇切的聲音、最質(zhì)樸的語言為當代快遞員發(fā)聲:“我們不需要定義,我們是快遞員,我們,就是我們的樣子!”



【大件女俠】李勇美:戒掉美甲,不趕時髦趕速度

“我們夫妻倆都是德邦快遞員。我老公說如果我這次獲得的金磚分他一半,他就承包一年的家務活?!崩钣旅佬χf。

她提到的“金磚”是德邦快遞為“金星快遞員”頒發(fā)的金磚年終獎,價值10萬元。只有連續(xù)12個月績效考核都達到德邦快遞五星級標準的快遞員,才能被評為“金星快遞員”。

李勇美是德邦快遞今年的207位“金星快遞員”之一,她已經(jīng)打算好將這10萬元獎金作為家里第一套房子的首付。



2018年,李勇美在愛人的影響下成為了一名德邦快遞員,然而入職后她才發(fā)現(xiàn)事情沒有那么簡單?!耙郧爸皇菐屠瞎鍪拢娴某蔀槁殬I(yè)快遞員后感覺很不一樣,責任感完全不同了。”

李勇美工作的地點在云南勐??h城,地區(qū)偏遠、條件艱苦,點部很難留得住新人。最讓李勇美印象深刻的是去年4月份,當時部門沒有經(jīng)理和營業(yè)員,她主動承擔起部門“知心大姐”的角色,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還手把手教新員工干活兒??粗钣旅拦ぷ魅绱擞懈蓜?,部門的其他人的工作熱情也被帶動了起來。

“小美姐總是對我們說,她一個女生都干得來,我們這些男孩子還有什么干不來的。”李勇美的同事說。

勐海縣被稱為“普洱茶的故鄉(xiāng)”,所以李勇美收的貨也以茶葉為主。由于茶葉本身容易串味受潮,客戶對快遞包裝要求很嚴格。為了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提高打包效率,李勇美需要經(jīng)常用指甲撕膠帶,以至于即便涂了再好的指甲油也會被磨掉。

“我的心愿就是能做一次美甲,”李勇美說,“但是做好服務和過好生活,是我更大的心愿。”

【草根音樂人】申海軍:左手快遞、右手吉他,和客戶一起玩轉(zhuǎn)音樂人生

夜幕降臨,廣州德邦快遞員申海軍架起音響設備,抱著心愛的吉他來到江邊。平日搬貨的手此刻撥弄起琴弦,他一整天的疲憊也就隨著琴聲悄然溜走了。

音樂對于申海軍來說不僅是慰藉,更是“夢想”。他自彈自唱的視頻在抖音上獲贊近30000,粉絲已經(jīng)有2500多人。

六年前,他初到廣州打工,“恰巧鄰居是一位音樂老師,就跟著他學了幾天。后來老師搬家了,我就開始自學。”不久后,申海軍攢錢買了把吉他,跟著網(wǎng)上的教學視頻練琴,他的“音樂夢”就這樣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



可誰也不曾想,申海軍進入德邦快遞后,音樂竟成為他與客戶拉近距離的重要媒介。這兩年來,在申海軍負責的批發(fā)市場里,越來越多商戶加入了“直播大軍”,用直播帶貨的形式來增加銷量。

在得知天天來攬貨的申海軍竟然是個“草根音樂人”后,客戶們紛紛主動邀請他擔任自己直播間的嘉賓?!拔液荛_心客戶認可我的彈唱,而且我本來就很喜歡唱歌。我們一起玩音樂、做直播,他們的生意好了,自然也愿意把貨物交給我,一舉兩得。”因此,申海軍現(xiàn)在只要有時間,就不會拒絕客戶的邀約。

一段時間下來,由于申海軍多才多藝和踏實肯干,他的客戶量保持穩(wěn)定增長,個人收入排名始終是部門前三?!耙郧肮ぷ髦皇菫榱松?,現(xiàn)在工作還能兼顧音樂愛好?!鄙旰\婇_心地說。

【攀登者】岑宗建:開得了坦克,扛得了貨,以全新的角色再次登場

四年前,岑宗建告別了部隊生活,從坦克兵轉(zhuǎn)型成為了一名快遞小哥?,F(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是德邦快遞西雙版納茶葉市場營業(yè)區(qū)的區(qū)域經(jīng)理了。

2018年,岑宗建因為工作表現(xiàn)突出,成為德邦快遞首批獲得金磚獎勵的快遞員之一。“我記得2年前領(lǐng)金磚時,領(lǐng)導對我說‘小伙子我看好你,下次一定要再來啊’,這句話讓我興奮了好久?!倍衲?,岑宗建真的又一次來到這個舞臺,只是崗位跟上一次比有了晉升。

從快遞員升任為區(qū)域經(jīng)理,岑宗建一上任就遇到了挑戰(zhàn)。在成為儲備經(jīng)理后,岑宗建接手了重慶西部新區(qū)大學城營業(yè)部。由于貨物眾多且雜,人手又不足,這個點部曾讓三任經(jīng)理知難而退。



但對于“攀登者”岑宗建而言,最困難的時候也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他從問題根源出發(fā),大膽設立新點部,單獨管理快遞貨物,使得營業(yè)部的工作逐漸走上正軌,并實現(xiàn)了業(yè)績每月環(huán)比增長10%。

2019年,岑宗建毅然離開家鄉(xiāng)重慶,來到云南擔任西雙版納茶葉市場營業(yè)區(qū)的區(qū)域經(jīng)理。在西雙版納,大家談業(yè)務時一般都會喝茶。岑宗建一天拜訪幾十個客戶,茶水就要喝完一杯又一杯,“到了西雙版納我才知道,原來喝茶都能喝到醉?!?/p>

對岑宗建來說,工作中最困難的部分并不是出去找客戶、談業(yè)務,而是要獨自面對背井離鄉(xiāng)的孤獨感。但他認為,區(qū)域的其他同事可能跟他有相同的感受,于是就會非常關(guān)注同事間相處的氛圍。他了解每一個人的喜好,知道誰喜歡喝酒、誰喜歡打游戲、誰喜歡打籃球……

“我沒有特定的辦公區(qū),每天都去不同的點部,和兄弟們在一起工作,從中我才能了解他們需要什么,也更了解客戶需要什么?!贬诮ㄕf,“這樣我們的業(yè)績才能越來越好,我們的這份孤獨才值得?!?/p>

【逆行守護者】張林:我是武漢人,我見證火神山醫(yī)院的誕生

德邦快遞司機張林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人民日報》的報道對象,“加班加點不談錢,盡一個普通人的義務”,他也因此被稱為火神山醫(yī)院的“熱血建造者”。

張林是德邦快遞第一批返回武漢支援物資運輸?shù)呢涇囁緳C。大年初三,張林收到公司號召大家支援武漢物資運送的消息后,便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馳援武漢之路。“19歲第一次來到武漢,今年我39歲。整整20年時間,我深愛武漢這座城市!”

在武漢奮戰(zhàn)抗疫的日子里,他每天晚上都會把物資裝好,第二天白天往返于轉(zhuǎn)運中心、武漢紅十字會和各家醫(yī)院之間。

1月31日,張林接到任務,需要他運輸醫(yī)療物資到在建中的火神山醫(yī)院。送貨當天,運送建材和設備的車輛排起了長隊,為了不耽誤交貨的時間,張林決定留在在現(xiàn)場排隊。交貨時間從中午推遲到晚上8點,再到晚上12點,然后又延遲到凌晨3點……最后,一直到了2月1日下午3點,在足足苦等了30個小時之后,張林才把醫(yī)療物資送進了火神山醫(yī)院。而就在這30個小時里,火神山醫(yī)院終于完成了全部基礎(chǔ)施工,張林第一時間把這批物資送到,也為火神山醫(yī)院的及時交付貢獻了一份力量。



在快遞員大會上,當主持人問張林見證火神山醫(yī)院建成的感想時,張林說:“那時候就盼著火神山醫(yī)院早點建成,盼著我們早點把病毒打跑,也想著能早點回家看看孩子。但是在那么特殊的時期,總要有人站出來。那這個人為什么不能是我呢?”

他們是快遞員,也是母親、是音樂人、是攀登者、是守護者……正如孫品德在演講中所說的那樣:“路過一百條道路,就走出一百種人生;送出一千件包裹,就連接一千份牽掛;和一萬人擦肩而過,就見證一萬次人間值得”。

德邦快遞員鮮活動人的故事,向我們展現(xiàn)了快遞員群體勇于擔當、熱愛生活的精神面貌。打造這樣一支優(yōu)秀快遞員隊伍,離不開一個個努力生活的德邦快遞員,而這也正是“快遞員 ALL力給”的題中之義。


編輯:楊文博

已經(jīng)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