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10:37:57
一心系疫情 職責大于天
—記內(nèi)蒙古司法廳指揮中心民警365天*24小時的夜以繼日
“主任,沒關系的,其他的同事無法按時返崗,我們幾個人就是連軸轉也會把指揮中心的班值好,工作也會比平時更加用心”;“您放心,我們會做好其他同事不能按時到崗等各類突發(fā)事件預案,做最壞的打算,做最萬全的準備,保證完成任務”;“我們女民警也要求值夜班,不能讓眼前的這幾名男民警累垮……這是2020年大年初二辦公室馬春明副主任問詢部署突發(fā)疫情指揮中心值班情況時,當日值班與前一天剛下夜班民警們的表態(tài)發(fā)言。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qū)紛紛啟動一級響應,內(nèi)蒙古司法廳指揮中心被隔離以及回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的民警因隔離觀察和交通管制不能按時返崗。疫情發(fā)生以來,留在崗位的5名民警輪崗執(zhí)勤,每個班2個人在崗24小時,吃住都在廳指揮中心大廳,他們基本沒怎么回過家。他們每天要負責對全區(qū)各盟市司法局、監(jiān)獄系統(tǒng)、戒毒系統(tǒng)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的點名調(diào)度,及時傳達對外對內(nèi)各項疫情防控的政令警令、指令,接收司法部加密網(wǎng)、政務外網(wǎng)、OA系統(tǒng)等各類來自線上線下上級的部署指令并第一時間匯報主要領導。
“鐵人”民警冀濤
指揮中心這個集體中,冀濤年齡稍長一些,也是我們的大哥,自指揮中心運行以來,他作為組長,幾乎以指揮中心為家。從1月中旬起,為做好“兩節(jié)”、“兩會”特殊時期安保工作,冀濤同志自愿放棄休假,從春節(jié)安保、疫情發(fā)生直到現(xiàn)在,除了自己值班時間外,幾乎天天在崗,累積休息不超過十天。輪休時他還在指揮中心梳理工作,大家勸他快回家多陪陪家人,他總說,沒事我家離得近,看看還有什么沒干的我怕記不全……工作之外,他是丈夫、是父親,妻子的責怪心疼他不顧、孩子生病他只好在中午抽空回家又匆匆趕來。同事們問詢來回跑的原因未果,只能一再勸他在家好好休息,可不一會他又會出現(xiàn)。同事們笑稱濤哥你身體素質真好,還送了個“鐵人”的稱呼。可大家都明白,這個“鐵人”他晚上值班困了拿冷水洗臉、靠抽煙解乏,即使這樣第二天下班依然不離開工作崗位,總說的一句話是,我這點辛苦跟疫情一線的醫(yī)務人員差的十萬八千里,他們才是真的在拼命。
鄭江:艱難的“逆行”、有召必回
疫情突發(fā),鄭江人在涼城的家里,可心早已在指揮中心。還在輪休期間他就驅車趕來過,但由于交通管制被勸回。知道有同事被隔離值班民警不夠的情況,他再也坐不住了:“無論管制到什么程度我一定要回去!”
管制較多預留充足時間,早上五點便出發(fā)。漫天大霧、能見度不足十米,緩慢前行到楊樹灣收費站告知呼市和涼城雙向封路,拿出警官證說明情況也被婉言拒絕,并告知涼城縣高速、國道、省道包括行政村的小路都封閉了。再有三公里便是呼市設卡處,他決定步行過去試試……冬日里步行三公里,希望說明情況后可以讓他進去,但依然被勸返。事后他說,來回六公里的路程,他不覺得冷,因為其他同事已經(jīng)夜以繼日工作了數(shù)小時,我心急如焚,只有想盡所有辦法回去這一個念頭。他一遍遍打電話問可能知道路況的朋友,
可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去呼市方向的路都封閉了。絕望時朋友打來電話說去往集寧方向的興巴高速應該還可以走,但是有嚴格的審查,路也會繞很多。他欣喜若狂,繞路算什么,一絲希望也要去試。因興巴高速設卡處要求必須是烏蘭察布本地車牌才能通過,鄭江同志又掉頭返回向朋友借車再次出發(fā),最終歷經(jīng)18個小時,終于在正月初六凌晨1時47分趕到單位,完成艱難的“逆行”。
巴達拉胡:堅守崗位是對奶奶最好的告慰
通遼籍的蒙古族民警巴達拉胡與從事蒙醫(yī)職業(yè)的妻子回老家過年,探望父母和病重的奶奶??梢咔榫褪敲?,妻子在初二接到緊急上班通知,指揮中心也有被隔離的民警,值班人員不足……兩人使命在肩,有召必回!連續(xù)數(shù)日長途勞累返回家中有感冒癥狀,他請示領導在家隔離觀察,兩日見好后匆忙到崗、替下連續(xù)48小時值班的其他同事。工作中他接到哥哥電話告知奶奶去世了,眼淚在眼眶打轉,掛斷電話繼續(xù)工作,家人希望他能回去送奶奶最后一程。糾結之中被同事發(fā)覺,知曉原委后大家勸他回家,請示領導后獲準回家送奶奶??删驮趧倓偧m結中已錯過能趕上奶奶出殯的最后一班飛機……父親知道后對他說,現(xiàn)在疫情嚴重,非常時期國家和單位都需要你,前兩天也才剛看完奶奶,她會理解你,更會以你為傲。巴達拉胡父親的一席話讓他更加懂得作為司法警察的光榮職責。自輪休未結束便返崗至今,他已累積值班超過360個小時。
海爾兄弟(譚啟昇、楊帆):由始至終、堅守到底
疫情之前,他們作為呼市本地人,為了其他家在外地的同事能回家過年,留守值班;疫情來襲,交通管制和被隔離的個別民警不能及時到崗,他們毫無怨言、堅守到底。
楊帆同志和譚啟昇同志自來到指揮中心便同崗值班,也因為是發(fā)小被同事們親切地送稱“海爾兄弟”。從除夕到疫情未全面爆發(fā)前,兩個人已累積值班96小時,春節(jié)安保期間每日調(diào)度12個盟市司法局、16個監(jiān)獄和12個戒毒所,并做好調(diào)度點名記錄,平均每天坐在電腦面前工作超10小時,累積接收安保情況報告傳真100余份,接打電話200余次,成功協(xié)調(diào)處置突發(fā)事件1起。疫情爆發(fā)后,全區(qū)各地司法行政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也匯總到廳指揮中心,加密網(wǎng)以及政務外網(wǎng)等接受上級指示的各類信息通道時時爆滿,24小時在崗時間,有時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他們笑稱,電話接到耳鳴、泡面沒空喝湯、傳真果真費紙!每天劇增的數(shù)字看的他們心驚膽戰(zhàn),安慰未及時返崗的同事不著急返崗,做好防護最重要。在鄭江同志返崗當天,譚啟昇同志連續(xù)48小時在崗值班。盡管這樣,他們對領導承諾,同事一日不返崗,我們就多戰(zhàn)一日,一定堅守崗位!
焦玫穎:材料起草的“拼命三娘”
112篇稿件,10萬余字,這是指揮中心信息小組組長焦玫穎一個月文字工作的記錄。作為指揮中心的文字擔當,她同時負責指揮中心的材料起草、司法部的要情報送、自治區(qū)指揮部的信息快報以及司法廳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編輯工作,一天平均要撰寫校對6篇稿件。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作為自治區(qū)司法廳對外宣傳的主陣地,必須確保信息的質量和時效,每個稿件必須要精益求精、確保精品。除了做好文字上的修改和校對,還要根據(jù)稿件內(nèi)容選圖、修圖,最后選取適合模板進行最后的圖文編輯,編輯一個稿件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每天工作到深夜已經(jīng)是常態(tài)。姑娘不休息,父母也都陪著。小焦笑著說,父親每天對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的就是:“天天熬這么晚,熬個黑眼圈,還嫁不嫁人了”,然后就默默的陪著。小焦說:“這點辛苦,和值夜班的同志比起來,算不了什么”?,眼看著指揮中心值夜班的男民警屈指可數(shù),她主動請纓加入值夜班?!霸谖覀冞@個大家庭里,兄弟姐妹互相幫助,有苦更有樂,我為我是指揮中心的一員感到驕傲!”
王關姝:我不能回家
王關姝是指揮中心中最細心的女民警,所有“繁瑣”的工作在她那里都可以井井有條,所以加密網(wǎng)文件的收發(fā)、政務值班表的編排以及很多甚至看不到的“小事”領導都交給了她,她總是說,我就幫大家打打雜。可細節(jié)才決定成敗,看起來簡單的收發(fā)文件、編排值班表其實想要做好并不容易。疫情期間,她累計收發(fā)文件100余份,每一份都留有記錄備查;為了照顧到每個參加政務值班的人員,她挨個處室打電話問詢每個值班人員的具體情況。有時給上級部門反饋信息偶爾被責問心里很委屈,眼淚就在眼眶里打轉,每當這時無數(shù)次告訴自己,我是警察!
看到因疫情交通管制、被隔離的同事不能及時返崗,在崗屈指可數(shù)的同事連續(xù)值班,她向領導主動請纓加入值夜班,緩解警力緊張問題。領導不同意女同志值夜班她便天天上班、在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在“逆行”。她想在白天多幫值夜班的同事分擔一些,他們可以稍微輕松一點。因為家中有兩個才6個月大的侄女,幼兒免疫力低下,她怕自己會感冒甚至把病菌帶回家,便一直在外借住沒有回過家。即便這樣,“逆行”從未停止。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指揮中心調(diào)整警務運行模式,縮短輪休周期,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堅決執(zhí)行司法廳黨委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部署安排,認真做好我區(qū)司法行政系統(tǒng)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
“當你與戀人徜徉在浪漫的夜色,你不會注意我;當你與家人共享天倫舉杯同賀,你也不會留心我。”這是指揮中心在2020年司法廳春節(jié)聯(lián)歡會上表演的情景朗誦劇《這里有我》中的一句臺詞。沒錯,每一個節(jié)假日對于指揮中心的所有民警來說,才是最繁忙、責任最重大的時候。疫情突襲、國難當前,我們必須堅守自己的崗位。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不敢有絲毫懈怠,只為無愧身著藏藍、頭頂警徽。
庚子年正月伊始
每天都有生命消逝
新冠肺炎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危難關頭 誓言鏗鏗
警察就是戰(zhàn)士
投身疫情阻擊戰(zhàn),放棄休假
匯總工作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上傳下達
再精準,再精確,再精細
從責任到擔當再到忠誠
連續(xù)工作48個小時
鐵打的筋骨也會崩塌呀
腰腿麻木了,僵硬了
捶打捶打,再繼續(xù)奮戰(zhàn)
面對疫情
視疫情為無聲的命令
把防控作為應擔責任
毅然擔當
沒有猶豫
迎疫而上
勇敢逆行
來源:資訊網(wǎng)
聲明:
1、中國周刊網(wǎng)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nèi)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