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5:02:15
如果說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yè)革命開創(chuàng)了信息時代,那么人工智能便是第四輪工業(yè)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核心驅動。據研究機構埃森哲預估,到2035年,人工智能將使包括中美等國家在內的16個行業(yè)產出增加14萬億美元,相當于現在中國大陸的GDP總額,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源頭。

回顧歷史,每次產業(yè)工業(yè)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人工智能時代亦是如此。人工智能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xié)同、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在提高社會生產效率的同時,將徹底解放人類。有分析認為,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臺機器、設備進行互聯(lián),代替人類進行工作,尤其是在交通、金融、安防等數據信息密集、人工管理成本高領域,人工智能發(fā)揮的價值將更大,效果更直接。 ? ?以交通為例,這幾年人工智能在城市交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車載娛樂、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已深入到智慧路燈桿、智慧停車領域。去年7月,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共享停車試點就正式落戶深圳大鵬新區(qū),該項目整體解決方案由迪蒙智慧交通提供,方案采用“AI高位視頻掌停車APP 停車管理云平臺”三位一體的AI管理模式,真正實現了無感出入、無感支付、無人值守停車管理,通過將路內路外停車資源徹底打通,鏈接城市公交出行系統(tǒng)、交通指揮系統(tǒng)、公安監(jiān)控系統(tǒng)、交警執(zhí)法系統(tǒng),可實現城市一個平臺、一張網、一體化停車管理和平臺共享、車位共享、數據共享,徹底顛覆傳統(tǒng)停車管理模式。
毋庸置疑,從智慧交通到智慧城市,從智慧城市到數字化強國,人類正在一步一步邁向智能化全新時代。未來,隨著新一代技術革命在全球蓬勃興起,人工智能將繼續(xù)發(fā)揮“頭雁”效應,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注入了新動能,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正如全球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預言家凱文·凱利說的:“未來20年最偉大的事情可能還沒有出現,但可以預判的是,人工智能將是未來20年內最重要的技術趨勢。”
來源:互聯(lián)網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