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0 15:51:1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外國友人與中共)斯諾:從堪薩斯到延安,跨越時空的友誼傳奇
中新社華盛頓5月18日電 題:斯諾:從堪薩斯到延安,跨越時空的友誼傳奇
中新社記者 沙晗汀 馬德林
“在上世紀30年代,斯諾是第一個把中國的真實情況介紹給西方世界的人,他一生都致力于增進美中之間的相互了解,而這也是我們的使命?!泵绹5录印に怪Z紀念基金會榮譽主席南?!は?Nancy Hill)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視頻專訪時如是說。
埃德加·斯諾,一個生于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美國人,在上世紀30年代作為記者來到中國,深入延安數(shù)月,采訪多名中共領(lǐng)導人和普通共產(chǎn)黨人,寫下了《紅星照耀中國》,第一次將中國共產(chǎn)黨介紹給世界。
希爾認為,斯諾的經(jīng)歷是“勇敢、無畏的探險故事”,是一個年輕人“不先入為主、不帶任何政治濾鏡”,親自深入另一個國家和另一種文化,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同當?shù)厝说慕涣鲗懴碌摹白钫鎸嵐适隆钡慕?jīng)歷。
1937年,《紅星照耀中國》在英國出版,書中記錄了他“冒著掉腦袋的危險”深入延安的采訪經(jīng)歷,包括與毛澤東等多位中共領(lǐng)導人的對話以及延安的生活風貌。毛澤東曾說:“當我們被整個世界遺忘的時候,只有斯諾來到這里來認識我們,并把這兒的事情告訴外面的世界?!?/p>
希爾表示,這本書出版后“立刻震驚了世界”,因為在此之前,從未有對中共延安時期政權(quán)的描述,“這本書提供了關(guān)于那個時期中共生活的真實記錄,開闊了西方人的眼界,讓很多人開始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中國?!?/p>
中國埃德加·斯諾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教授孫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紅星照耀中國》的價值在于,真實記錄歷史的同時展現(xiàn)出歷史預見性。斯諾1936年到達陜北,紅軍剛剛經(jīng)歷了長征;13年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沒有人相信(中國共產(chǎn)黨能做到),但是斯諾卻相信?!?/p>
在希爾看來,斯諾的經(jīng)歷和精神直到今天依舊值得學習?!耙獞阎_放的態(tài)度看待世界、不帶偏見地認識另一種文化,在不同文化中間找尋共通性,這是他留給后人的遺產(chǎn)?!倍鳛橛浾?,斯諾深入研究、尊重客觀事實、不帶政治偏見的報道風格也永遠值得學習借鑒。
希爾指出,成立于1974年的埃德加· 斯諾紀念基金會的使命就是“繼續(xù)斯諾增進美中交流互通的愿景”,通過向美國公眾介紹斯諾的人生傳奇,進而使美國民眾更好地了解中國、增進兩國民間交流。“斯諾的故事其實是探險的故事,是很美國化的故事,很多美國人在了解到他的故事后都會感動,也會對中國產(chǎn)生興趣?!?/p>
在擔任該基金會主席的10年間,希爾多次帶團訪問中國,她見證了美國民眾通過到訪中國而消除偏見、改變看法、與中國人民建立友誼,并且一直保持聯(lián)系的故事?!斑@些美國人到過中國后都會有所改變,會發(fā)現(xiàn)先前的一些看法是偏頗或錯誤的。我很高興可以見證這個過程。”
成立于1993年的中國埃德加·斯諾研究中心也秉持著相同使命。該研究中心和埃德加·斯諾紀念基金會每兩年聯(lián)合召開一次斯諾研討會,在中國和美國輪流舉辦。此外,還有中美青年學生交流及訪問學者項目。過去10年間,有300多名美國學生和50多名中國學生參與交流,26位訪問學者獲得“斯諾學者”稱號。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今天我們呼喚更多斯諾,不單單是呼喚更多外國記者到中國看看,應該邀請更多美國民眾特別是青年人,到中國看一看,看看中國的發(fā)展變化;也希望更多的中國青年人到美國去,和美國的青年人交朋友。”孫華說。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本應在中國召開的斯諾研討會改為線上方式進行。希爾表示,她依然十分期待疫情過后可以再次到訪中國,再去北大的斯諾墓碑前悼念、與中國朋友討論美中話題。(完)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