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7 9:18:08
始建于1953年的寶雞市鐵路小學從小變大,由弱變強,走過了60多年的光輝歷程,一代又一代學齡兒童在這里接受了良好的啟蒙教育和學制教育。在第33個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9月7日下午,該校5名新華小記者對校長陳愛蘭進行了體驗采訪。走進會議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墻上數(shù)不清的各種獎牌,金光閃閃,格外奪目:陜西省示范小學、陜西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陜西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學校、陜西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陜西省科技創(chuàng)新優(yōu)秀組織單位,等等。這些榮譽和成績的背后是幾代鐵路小學老師們的艱辛付出,是他們心系教育的真實寫照。
“圖為寶雞市鐵路小學教學大樓”
“圖為校長陳愛蘭接受新華小記者采訪”
校長陳愛蘭在小記者和同學們眼里是一位儀表端莊、治學嚴謹?shù)拿琅iL。體驗采訪在一個個看似稚嫩卻又“犀利”的問題中展開--
新華小記者楊詩淇(以下稱楊詩淇):陳校長您好!在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我首先代表鐵路小學的新華小記者祝您及全體老師節(jié)日快樂!接下來我想采訪您幾個問題可以嗎?
陳校長:謝謝你!很高興接受你的采訪!
楊詩淇:請問今年教師節(jié)學校都安排了哪些有意義的活動呢?
陳校長:今年教師節(jié)主要安排同學們在開學典禮上給老師送花。這個花不能是買的鮮花,必須是學生自己動手,用各種廢彩紙折疊成的手工花。不僅符合我們節(jié)儉的原則,同時也鍛煉了學生手工制作的能力,讓老師們感受到別樣的驚喜。
楊詩淇:請您介紹一下咱們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方面都做了哪些嘗試?
陳校長:學校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大力推進和倡導讀書“漂流活動”。每個班級、走廊都設立了書架、圖書角,號召同學們把自己的藏書拿到學校,放在開放式書架上,讓同學們利用課間課余分享閱讀。每周五下午開設一節(jié)閱讀課,讓同學們分享和交流讀書心得。同時要求每個學生每天讀書一小時,每周寫一篇讀書筆記,每學期讀一部名著,每個班每學期出一本讀書心得文集,每個學生必須有一個專門的讀書名詞名句摘錄本。
新華小記者潘相中(以下稱潘相中):陳校長您好!我們學校目前已經(jīng)有30多名新華小記者,一直在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獲得了許多知識。借此機會,請您對我們新華小記者說幾句話好嗎?
陳校長:加入新華小記者不僅是你們的光榮,也是我們學校的光榮。多半年來,你們積極參加新華小記者組織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采寫了大量反映寶雞社會發(fā)展和你們成長進步的優(yōu)秀稿件。我了解到你們當中有許多人都在新華網(wǎng)、中國青少網(wǎng)刊登過稿件,有的同學還刊登了好幾篇,非常了不起,向你們表示祝賀!你們在校內外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充分證實了新華小記者活動是真正搭建“激勵學習生活、培養(yǎng)社會責任、樹立遠大理想、展示自我風采”的綜合平臺。希望你們再接再厲,不怕吃苦,多參加有意義的活動,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潘相中:謝謝陳校長!請您再介紹一下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好嗎?
陳校長: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是“讓童心飛揚,為生命奠基”。近年來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比如拓展了電腦繪畫、經(jīng)典誦讀、漢字聽寫、藝體活動等課程。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曾榮獲陜西省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
陳校長最后向小記者介紹說,隨著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不斷植入,學生的思想品德合格率一直是100%,優(yōu)秀率95%以上,普法合格率100%,犯罪率為零。師生的文明素質和環(huán)境意識不斷提高,學校因景植綠,因綠配景,實現(xiàn)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形成了四季有鮮花,常年可見綠的優(yōu)美校園。
聲明:
1、中國周刊網(wǎng)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編輯:超級管理員